桃園神社位於桃園市區東北方虎頭山麓,民國八十三年由內政部公告指定為三級古蹟
興建於1938年(昭和十三年)為日本時代所建,
祭神為神道皇祖神天照皇大神,豐受大神以及大國主命等,設計者為「春田直信」。
下午,請了半天假來到神社參觀!循著網路上的資訊來到桃園~
結果網路的地址是錯的,小繞了一陣子,還好有導航才找到正確地址!
桃園神社(忠烈祠)地址為:桃園市成功路三段200號!
這裡算是台灣保存相當完整的神社!
而原有三座鳥居,現存的二座均因改建為忠烈祠而改中式(打掉上方橫柱成類似雙十形體)
現存建築有「本殿」、「拜殿」、「社務所」及「手水舍」
社務所(為神職人員處理神社事務的所在)正面,
入口處上方建築樣式稱「唐破(博)風」(唐破風下方有「豬目懸魚」裝飾)
銅製「神馬」,神馬原指獻給神社,作為神的交通工具,或是祭祀時候使用的馬,
從奈良時代(A.D 710~794年)已有奉獻馬給神社的習慣,
神門前之一對石獅…錯!正解是:狛犬(原件已佚失,現存為1986年所重製)
神門(說明及簡介上稱「中門」)
而神社建築中的中門指的是本殿前方的門(位於本殿與拜殿之間),
與寺院的伽藍(がらん)建築中的名稱有所不同!
透塀屋頂
原神社拜殿
木門上有銅製裝飾物 -「金具」,中央為菊紋
本殿側面
(本殿樣式為切妻造中的平入形式,屬於「流造」,特點為向前延申的屋簷(稱為「向拜」或「庇」),
屋頂中央部份由上至下分別為鬼板(即銅製鬼瓦,位於最上方)
破風板(上面有銅製裝飾「金具」)、
懸魚位於最下的木製裝飾物,上方靠近金具處有凸出之六瓣花朵裝飾部份 -「六葉」)
這裡,如果不去注意匾額,你會以為來到日本鄉間的小神社!
一樣有蓋章的地方,只是寫著「桃園縣忠烈祠文化館」~
硬是將你拉回現實的環境!
你能想像嗎?現在的桃園神社與神社舊照片(攝於昭和16(1941)年)
差異竟是如此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