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孤獨的手風琴(Одинокая гармонь) 原是一首俄文歌曲,

由鮑·莫克羅烏索夫(B. Mokrousov)作曲,米·伊薩科夫斯基(M. Isakovsky)作詞,

創作於1947年,距離1949這動盪的年代只差2年…,

只是那個時代…早已經漫著戰火…

3177.jpg  

歌詞中譯為薛範先生,他的譯筆真是一絕。

此首歌被選為楊凡導演的電影《淚王子》的主題曲,

手風琴琴聲飄忽向郊外的麥田,

一忽兒又回到大門旁邊 …

彷彿整夜它把誰在尋找…

如果有機會,或許可以聽聽原唱

瓦蓮京娜·托爾庫諾娃(Валентина Толкунова)演唱的俄文原版-孤獨的手風琴(Одинокая гармонь)

但是你會發現由林子祥演唱,

透過他厚實的歌聲與豐富的人生歷練,

將此歌詮釋的恰如其分,甚至更引人進入那憂憂的年代…

至於電影…

最近拜讀《大江大海1949》,隨著滿街跑的北市公車廣告和各種電視節目,

不難發現台灣文化圈對1949、1950的懷想與復古正悄悄發酵中,

甚至今天要介紹的是以1950白色恐怖為主題的唯美電影《淚王子》,

其中的1954年…居然跟我昨天在台南「阿杜意麵」牆中的老照片標記得年代1954…完全吻合…

是巧合嗎?還是這個1949前前後…藏有著台灣和大陸之間一種不可言語的情仇?

老實說!淚王子可看可不看…畢竟楊凡導演的電影如果大家熟悉,過於唯美和視覺表現…

過度聚焦於「死亡美學」的手法,在緩慢的空鏡與魔幻情結中,

跟「辛德樂的名單」相比反而沖淡時代悲劇的震撼力。

「清泉一村」或「1950白色恐怖」都變成一層膚淺的表面顏色,

這是一個很好架構的故事,可惜它卻說壞了…

這個壞不是一蹋塗地的壞,而是讓人看了覺得可惜的那種!

我覺得是後面的幾場戲讓人摸不著頭緒、讓故事偏離了應有的主題…

最讓人納悶的就屬手帕交的情節怎麼會引出一段莫名其妙「女同志」的爛劇情…

幾秒鐘的畫面帶過,既不合邏輯也極度無關緊要,使整個故事主軸完完全全偏離…

「同志元素」的加入是一個最壞的選擇,但是這卻是台灣電影近年來最愛濫用的題材…

一個非常糟糕的現象…讓改編自真實事件的能量大大被削弱、崩解!十分可惜…

而平崗河床卻成為那個年代不可說的秘密!

雖然電影不用鉅細靡遺的對情節交待,

但是此片「懸而未決」的情節多到無法細數…

「背叛者」是誰?動機為何?

「克強」搶回信件得內容為何?

「漢生」怎麼槍決後又出現在後半段?(是隱射某些事情還是她自給的幻想?)

我一直在思考這些莫名其妙的問題…

總的來說…「淚王子」…可惜了!

但是底下音樂的連結…建議一定要聽聽~

主唱:林子祥
作曲:B. Mokrousov歌詞

黎明來臨前
大地入夢鄉
沒有聲響也沒有燈光
唯有從街上還可以聽到
孤獨的手風琴來回遊蕩
唯有從街上還可以聽到
孤獨的手風琴來回遊蕩

琴聲飄忽向
郊外的麥田
一會兒又回到大門旁邊
仿佛整夜它把誰在尋找
但它的始終也沒能找見
仿佛整夜它把誰在尋找
但它始終也沒能找見

深夜涼風從
田野上吹過
蘋果花兒也紛紛飄落
講出來吧你尋找的是誰
年輕的手風琴手你快說
講出來吧你尋找的是誰
年輕的手風琴手你快說

也許心上人
就在你近旁
但她不知道你在找誰
為何整夜你孤獨地徘徊
擾得姑娘們不能安睡
為何整夜你孤獨地徘徊
擾得姑娘們不能安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zen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