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等飛機的空檔,翻了地圖選了最近的軍戲院來參觀,
據說要談金門的戲院,就必須從民國四十多年金門高中的中正堂,揭開金門戲院興亡史的序幕開始說起。
由於金門位處前線戰地,娛樂缺乏,政府於是在各守備區設立軍中戲院,守備區內的戲院,如雨後春荀般興起。
這一時期設立的軍方戲院,除了作為勞軍或大型晚會場地的擎天廳外還包括:
金門一度高達十七家戲院聚集:
金城有金聲戲院(一九六五年建)
金門戲院(原金城戲院,一九六0──一九六三年間建)
民眾育樂中心(一九七一年建,七百六十座位)
金湖鎮有僑聲戲院(一九六七年建,民營)
山外中正堂(一九六七年建,陸軍)
南雄戲院(一九六0年建,初名龍虎戲院,陸軍)
武威戲院(一九六0年建,陸軍)
山外戲院(一九六二──一九六六年間建)
金湖中正堂(一九八四年建)
海光戲院(一九六0年建,初名金龍戲院,在料羅灣,海軍)
藍天戲院(在尚義機場,空軍 )
金沙鎮有金沙戲院(一九六四年建,民營)
金東戲院(一九六0年建,在陽翟,陸軍)
擎天廳(一九六四年建,在太武山石室,金防部)
金寧鄉有金西戲院(陸軍)
烈嶼鄉有國光戲院(一九六二年建,陸軍)
今天介紹的是屬於空軍的藍天戲院,
騎著借來免費的自行車,從地圖位置與環境看來,它位在「環島南路二段」上,媲臨「軍機場」外圍而建,
因為現今「藍天戲院」外牆斑駁又殘破,而且就在一個下坡的轉彎處,一不留神會忽略這間建築,
雖然其正面的標示字樣已不明顯,但是,只要你稍微多去注意「軍戲院」的建築,應該不難認出來!
跟其他戲院不同的是它在外牆並沒有記載的石碑,或許藏在身所的大門內,
所以也無從探究它的身世,畢竟目前還屬於空軍管制區域並無對外開放。
金門地區目前並沒有像台灣這樣具規模的戲院,而且現在DVD和網路下載充斥,
聽說現今只剩下金城的育樂中心,以及山外的僑聲戲院,苟延殘喘地,維繫著僅有的一點生機。
也正因如此,才能帶給外地遊客或遊子訪古或一解相思之愁吧?!
有人說金門「成也軍人,敗也軍人」。金門始終就和軍人割捨不了,早期是軍人養活了金門大部份的人,
只是在國軍一片精減之中,似乎這樣的關係將硬生生的被切斷,生意蕭條了,村間的小店關門了,
但是去過金門或馬祖的人或許都流傳著一段話…
「窮山、惡水、刁民」可是我卻認為應該改成「好山、好水、…」嗯,沒寫的另一個好像變化不大…
畢竟,金門很多商家靠國軍過生活但是「價錢」卻「相當」理所當然!
而且…唉!千言萬語還不如親身體會~
離題了~
撇開商業利益,金門純樸民風和戰地風情是值得一探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