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法國的鏡頭工業,他的特色就是「浪漫」!
舉例來說:Angenieux、Boyer、Kinoptik、SOM Berthiot、FOCA 這些都是法國鏡頭的代表
而FOCA一般來說較為冷門,實際面的價錢在「邪惡之海」也相對容易入手,
FOCA比較著名的代表作應該算是FOCA PF2 B Mod 2這系列。
而我入手的Foca Sport II 據文獻來看可能早於 1960年代,
比較可惜的是,這台並沒有cds測光系統,
可能要另外帶手持式測光表才能算出正確的配當比,否則就必須學我用估計測光,
(老相機估焦系統已經夠讓我頭大了、估計測光實在不方便。)
不過這最大快門僅1/300秒(有B快門但沒有自拍器),
如果豔陽天光圈開最大2.8以求淺景深來看,應該會嚴重過曝,
除非縮光圈,但是景深就必須捨棄,有些可惜…
對焦距離最近為1公尺到無限遠,
底片安裝方式與Rollei 35 系列雷同,都是從底部打開,
鎖回固定是往右撥到O ("O" = ouvrir and "F" = fermer) 往左撥到F則為開啟底片室 unlock。
裝底片時有一個技巧,它必須將箭頭指到「紅心圓點」,然後以36往回倒數的模式計數,
使用鏡頭為FOCA OPLAR-COLOR F=4.5CM f=1:2.8
在EBAY上這台價錢時高時低,以我當初購買時還多了一顆閃光燈,
包含運費不到2000大洋,算是相當超值的組合,甚至多數的品像都相當完美無瑕。
不過我入手時的賣家並沒有遮光罩,如果有的話效果應該更為出色,
有時候你看著5、60年前的工藝技術、沉甸甸的手感、扎實的快門聲以及無可取代的純牛皮皮套,
就算是存收藏也都是一種雋永,
這次就用這台拍烈嶼吧,不過沒有測光表相信成功率應該會不高吧?
So what 高興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