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原本是底片時期非常有名的傻瓜相機GR1系列搭配的鏡頭,

GR1系列的事蹟我不需要再多加說明,

有在玩底片相機的應該都聽過這台響噹噹的銘機 ,

可惜我的這台已經故障,扔了可惜,請師傅讓他重生。

就改成M環好了,不做連動機制。

不要看這個拆下來變成非常餅乾的樣子,

這可是要花很多時間重新種鏡才有的外觀,

滿心期待的上了Ricoh GXR想看看一代銘機數位化的成果,

拍出來效果好嗎?

基本上在 A7 上面不能看,邊緣很差,而且有失光,

不奇怪,這個鏡的後鏡組小,距離感光面很近,當然會這樣。

GR Lens 28/2.8實拍測試,

基本上這算是底片銘機中的地雷股,

為了和另一隻Leica C3 相同條件下對比,光圈統一3.5,

糊糊的,邊緣不好,還是一樣慘不忍睹,

這已經是在相機中設定對比和銳利度才有的結果,
感覺上就像是矇了一層霧似的,

有人說這看起來像是dallmeyer super-six的油畫感?

這我可不敢講,畢竟真實的狀況是看不清、不太能合焦…

試著把ISO開大、畫素降低以黑白模式拍攝,讓相機模擬出底片的感覺,

事實上差異不大,邊角施光和劣化非常明顯。

在同樣的條件下試著把Leica C3和 Ricoh GR1的鏡頭做比較,

上方是Ricoh GR1 28/3.5拍攝的表現,

下圖則是Leica C3 在28/3.5拍攝的表現。

故意把Leica C3 和 Ricoh GR1 使用同焦段、同光圈下的比較,

很明顯第二張 Leica C3在光圈全開的3.5光圈下已經算可用值,

Leica影像非常銳利而且立體感亦相當不錯,

反觀Ricoh 最大光圈2.8縮了一級到3.5的GR Lens還是霧濛濛。

當然發色也大異其趣,GR相對發色清淡淡2線性非常明顯。

我把它格放,應該很明顯2者之間的差異了,

Ricoh GR1或是GR10的結論是…還是乖乖拍底片即可,千萬別浪費時間上數位。

Ricoh GR1(GR1S、GR1V、GR10) 都是同一顆鏡頭,

所以不管哪一台結果是一樣的。

不過,換個角度或許拿來拍攝黑白照會是不錯的人文鏡!

所以底片時代的銘鏡不要太迷信,很多底片時代的銘鏡放在數位上面都不好。

所以建議各位要先做好功課,

尤其是後鏡組較小的,後鏡片貼近感光面的都可能不太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inzen64 的頭像
    winzen64

    振翅,等待翱翔

    winzen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