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拜讀了吳景觀設計師的書籍,

也許早就落伍很多拍了,但總想看看這樣打動人的理念放到現實面會有什麼結果,

於是再次來到吳設計師最多作品的水交社園區周遭巡禮。

水交社園區~吳書源作品

水交社園區~吳書源作品

可以說主園區是目前保持最好的區域,

星期一也是清潔人員「整理」的時段,

於是就是我們常看見的整理方式、割草機打平、樹籬切平整,

那種原始野性之美反而多了很多人為介入的匠氣。

水交社園區~吳書源作品

反而後段區域相對保有較佳的視覺感官,

保有舊時的樹種和特色圍牆才更有味道,

水交社園區~吳書源作品

水交社園區~吳書源作品

如果往桂子山碉堡前進就讓人摸不著頭緒,

非常標準的種植了景觀植物,頂多零星的加入少量的狼尾草點綴其間,

水交社園區~吳書源作品

又或是說部分區域還剩下稀疏的迷迭香殘存期間,

如果說能見著吳設計師的痕跡應該就是標準的循環再利用的碎石鋪於下方的步道。

水交社園區~吳書源作品

水交社園區~吳書源作品

但現況是少了原本的設計理念加入後期的植栽,就這樣沒有一點美感,甚至非常的違和。

我常在想任何好的設計如果維管人員素質沒有跟上,

低度維管變成放養不管,死了再換廉價的植栽進場,

也許對於後續景觀維護承包商會是比較簡易的方式。

也許會比較符合多數人對「公園」該有的樣子,

但模板式的放樣到各個公園或園區角落有何意義?

水交社園區~吳書源作品

水交社園區~吳書源作品

這真的是兩難,除非是自己私有的空間,

否則不管是公共造景還是社區中庭,

只要觀念無法跟上就會完全走樣,

畢竟現在還是很多人無法接受高價的豪宅中庭或頂樓花園搞得跟廢墟一樣吧?

說白了也就是素質並沒有跟上腳步或是怕花管理費請園藝打理?

也或許園藝公司沒法跟上這樣的腳步?

所以看見很多掛名吳景觀設計師的案場,

到最後不是整個挖掉重新種植廉價好整理的綠植,

像台南僑昱green life和相關建案、北部馥華原美、誠寬樸園等都是最佳社區不適合設計理念的案例,

完整呈現出不知道怎麼維管而徹底變了樣!

真的可惜。但無常就是人生,強求改變不來的不是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inzen64 的頭像
    winzen64

    振翅,等待翱翔

    winzen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