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南竿第4天了,上回經過梅石村因地屬偏僻,天色也晚了不敢貿然探訪,
只是,心中就是少了片拼圖,感覺就是不自在,
畢竟在烈嶼待久了,對於戰地的文物的關注度遠甚於自然景觀,
今天利用僅存的一個午後,
我來到這裡,雖然有點小失誤,
但終究來到這不存在我這年代卻又如此清晰回憶的軍樂園!
從南竿梅石村走到831,是在公車處下方不起眼的一條石階,
也就是這棟廢棄營舍的正前方,起先我以為這就是831的舊址,
但學長告訴我,真正的831已改為【核生化教室】並不在路邊,
順著階梯伏首而下,荒煙漫草的程度或許是太久沒人造訪的證明,
這樣的氛圍,其實我比較建議正午前的太陽下比較適合探訪,
學長說,裏頭可見到獨特的粉紅色牆壁與小隔間。
就他印象所及樓下是士兵使用,樓上是軍官專用,
要先買票才能進來,以當兵的薪水來說,票價算貴。
民國74年當年一個月領2400元,到831一趟要花150元,軍官則要付250元;
牆上掛有照片提供選擇,不過照片看似20歲,實際大多40歲,
限時9分鐘,時間一到,馬上亮燈提醒你離開。
但,現在都已改建,大門也深鎖無法一探究竟。
正格來說,這裡最值得賞味的或許就屬【鵲橋】了,
這座橋是49年5月由鐵光部隊興建,
【鵲橋】應該是牛郎織女的故事,放在這座橋或有涵義,
我猜也許是提醒來這裡解放的阿兵哥,
一年來一次即可,不要過於沉溺在這風花雪月之處,
走過鵲橋,是一大片訓練場地、文康中心和中正堂,
60、70年代的梅石村,是阿兵哥在休假日最常去的地方,
他們總是先在中正堂裡看場電影,再去熱鬧的街道上隨意逛逛,
然後到八三么解放一下,最後滿足地回營。
可惜,自從介壽村繁華後,此地迅速沒落,現在的梅石村只有寂寥可以形容,
從中正堂往前望,這美麗的景致和只剩下自己的呼吸聲和摩托車孤獨的喘息聲,
你很難想像這裡曾是風花雪月的【西門町】,
回程了,再看一下鵲橋最後的身影吧。
雖然人去樓空但並不孤寂,
因為這座詩意的鵲橋將永遠站在古樸的梅石村,
靜靜回憶當年的風花雪月...